News information
“李院长,谢谢你,最近我感觉好了很多……你是好人,也是好医生!”逢年过节,李显勇都能接到不少患者的节日问候,每次看到,他都满是欣慰。“晚期癌症患者太不容易了,太需要医生的关怀了,他们需要我,我就要在这条道路上一直努力下去。”李显勇说,尽自身努力,减轻患者的病痛,延续生命的希望,这是他四十年不变的追求。
他是爱岗敬业的表率,只要没有别的安排,每天都风雨不辍到医院参与诊疗,接待患者。潜心科研是他的医学专业底色,治病救人是他的医者仁心本色。心怀“患者至上”的信念,杏林悬壶四十载,李显勇从“三甲”医院到创办肿瘤专科医院,从青春年少到鬓发苍苍,扎根成都卫生健康事业,心系癌症患者生命关切。他以兢兢业业的态度数十年如一日投身癌症研究,救治患者,以真挚的情怀诠释着大医精诚的使命担当。
“核心就是关于希望”
李显勇常说,他的工作就是关于“希望”。每一位肿瘤患者,尤其是晚期和极晚期患者来到医院,面对他的时候,眼睛里都流露着求生的希望。怎样延长晚期癌症病人的生存期,点燃生命的希望,这是他从1979年走上肿瘤研究道路,始终不渝的专业理念和救死扶伤的医者信仰。
多年以来,李显勇关注的重心即是晚期癌症病人生命在什么时候出现健康的拐点。这个拐点就是他孜孜以求的治疗手段,他将其成为“刚需”“生命的刚需”——癌症是对个人和家庭的重大灾难,生命高于一切,肿瘤治疗,是为了生命的刚需。“我在复兴医院这里做的所有事情所有努力,实际上可以一句话概括:为晚期和极晚期癌症病人找到生的希望。”
他始终谦逊地表示自己只是很普通的一名肿瘤医生,为社会、为患者尽一点微薄的力量,然而就是这份“微薄”,让他四十年的坚守,成为了成千上万癌症晚期病人心目中的希望。来自患者感情真挚的巨大认同,成为了一束光,投影在李显勇的救死扶伤的生涯上,成为他的亮丽的背景光,道德之光、模范之光。
“做一个让患者信赖的医生”是李显勇数十年从医之路一以贯之的信念。他每次接诊,都与患者聊聊故事、谈谈生活,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在每一次的诊疗过程中,他都兢兢业业、慎重如一,每一句温暖的话、每一次温馨的鼓励,视患者如亲人,让他赢得了无数的尊重与认同。“医者父母心”,李显勇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怀抱的信仰:拯救生命,延续希望。
李显勇至今犹记得一副对联,是上世纪90年代,一位八旬老人接受治疗后,为他题写的,上下联前进了他的名字: 显效高科技治绝症独辟蹊径;勇攀凌云峰创奇迹才华横溢。这是患者对其医术的高度认可,对他而言,这也是工作带来的巨大告慰。
“每个家庭好了社会才能好”
和古往今来的仁医们一样,李显勇的心里不仅仅装着治疗方案和药物发明,更重要的是作为医生和医院管理者,身上担负的社会责任。他说,要整个社会好,必须要每个家庭好;每个家庭和谐美好,社会才会更好。他始终认为:“医生拯救一名晚期癌症患者,那就是拯救一个家族和社会的总和。”
李显勇说,治疗肿瘤首先从传统对肿瘤的错误认识人手,要摒弃肿瘤就是不可治愈的恶魔的思想。他与患者一起,树立起战胜肿瘤、科学、理性、顽强的信念,把“肿瘤≠死亡”的信念变为现实。其次,认真研究每位患者的病情,有的放矢地拟定出适合该病人的治疗方案。每个病人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作为医生要对此做出准确的判断,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医治方法,避免对病人产生损伤和毒副作用。再次,用恰当的方式与病人沟通,使其能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双向努力战胜病魔。
湖南34岁李女士,罹患肝癌被某大医院认为治愈无望,经人介绍来到成都,于2015年1月经李显勇院长治疗出院,至今已6年,达到了晚期肝癌患者较长的生存期。现在状况非常好,不仅生活能自理,而且经营着自己的土特产生意。
中江县一位村民,患巨块型肝癌,生命垂危,经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后,康复出院,与病前一样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复查病情稳定,身体状况良好,带瘤生存逾10年。
广汉市罗某,患恶性淋巴瘤,辗转多家大型医院治疗而无望。悲痛中的罗家人来到复兴医院接受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奇迹终于出现了,患者的生命保住了,他热泪盈眶地说:“感谢李院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李显勇曾将一名身患骨肉瘤晚期的14岁贫困女孩接到复兴医院免费治疗;将电视上看到的一位患宫颈癌的女孩接到医院免费治疗;为雅安一位“抗癌村支书”提供医疗帮助;在成都市启动“甘露医疗援助行动”中,复兴医院成为首批捐赠单位……多年来,复兴医院为患者减免的医疗费用不计其数,“如果只以赚钱为目的,是绝对不可以长久的”,李显勇很笃定,就像四十年前他才走出校门一样。
初心从未改变。
奔跑在揭开癌症秘密的道路上。
1983年,李显勇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93年于成都科技大学获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曾在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及四川省肿瘤医院工作。独创“系统性仿生内控治疗中晚期癌症”技术,主持研发的谷参肠安胶囊药物年产值达2-3亿元,累计产值达30余亿元。
1979年,他开始从事肿瘤的基础研究,1985年创新提出“恶性肿瘤投影假说”,研发出“仿生内控疗法”。2016年“仿生内控治疗晚期癌症”研究项目获成都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5年获成都市金牛区“首届金牛名医”荣誉称号;金牛区第八批、第九批有突出贡献专家。是四川省科技厅科技项目评审专家、成都市科技局科技评估中心评审专家、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肿瘤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金牛区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荣誉等身的李显勇,年逾花甲,但说到抗癌的理论和实践,就精神百倍,他从基础病理出发,融汇中西医药理论,通过大量实践和实验,孜孜以求深入探寻癌症的病因病理。
他始终坚持临床治疗的科学原则,他说所应用的理论与药物,都要同时满足五个条件: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重复性、广谱性。作为一名医者及科研工作者,怀着对医学和科学的执着,他潜心投入现代植物药物抗肿瘤研究及干细胞研究,带领团队全资投入3000余万元建成天然抗肿瘤植物药物提取及干细胞研究基地,成为四川省民营医疗机构下最大、最先进的基础及转化实验平台。截至目前,已获批药品注册5件并通过四川省卫生厅科技成果鉴定、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件、发表国内外论文30余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
“服务社会是永远持之以恒的追求”
医院之外,李显勇推己及人,热心参与各类公益慈善活动。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他都亲自参与了抗震救灾,还荣获抗震救灾先进单位。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他积极投入防控工作,自愿请缨作为2020年金牛区医学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者分队第三分队队长,作为“逆行者”阻击新冠,未发生1例新冠疑似患者及确诊患者,为民众健康保驾护航;并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为保障肿瘤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治,第一时间制定《新冠疫情期间晚期癌症患者病毒防控及肿瘤诊治金牛复兴方案》。
这些年来,自全国各地和境外前来寻他就医的肿瘤患者累计约七八千人次。他把年华和精力都投入在了患者的救治和抗癌技术、药物的研发上。在他看来,癌症救治涉及到很多人的命运、很多家庭的命运。无论什么事业,首先要明确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你首先要爱国、爱这个民族,还有爱的自己的企业,要爱自己的员工,才能去做成你从事的事业。”李显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早在十多年前,就曾有人邀请他出国,到日本去办医院,给他个人的钱,应该说一辈子够用了,而且还提出要按照他的意愿打造一所医院,但是他最终拒绝了。
有人说他傻,他确实也很“傻”。婉拒了巨额外国资本集团对他的邀请,留在中国,留在成都。他想把技术留在成都,为国内的患者救死扶伤。在中国,晚期癌症病人有接近300万,全世界接近1000万。前几年他给金牛区政府提交了一份计划,在成都建议建设一个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晚期癌症治疗中心。“要留在国内,为国内癌症患者排忧解难”。
短评: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没有终点
春天是生命的季节。春天的复兴医院,绿树成荫。眼前年逾花甲、身形清瘦但精神焕发的李显勇院长,说起他的患者和癌症研究,思路清晰、娓娓不倦。
在抗癌一线坚持不懈,孜孜以求,李显勇忠诚践行了治病救人的天职,将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摆在第一位,四十余年来,付出全部的努力,守护每一个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不让他们轻易失去生命的希望。在抗癌研究的过程中,塑造了一位永不言败的“挑战者”的创新形象,也树立起了一位白衣执甲的勇士形象。
李显勇说,与癌症作斗争需要科学、理性、顽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治疗,以理性的认识帮助患者认清疾病,以顽强的精神战胜肿瘤。
让我们以此三种精神感悟生命的力量,点赞一颗医者仁心。